查看原文
其他

王元丰:面对人工智能挑战要积极有为

2017-07-01 王元丰 战略与政策论坛

这次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与历史上的科技革命或者工业革命有很大的不同,其发生的速度和影响的范围,是过去几次工业革命所不能比的。

近日,谷歌(Google)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又以毫无争议的比分,战胜围棋等级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柯洁。虽然这次不像去年AlphaGo战胜韩国选手李世石那样让人意想不到,但却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和恐惧。

人类创造出的机器比人还聪明,未来机器人是不是会征服人类?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美国企业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多次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会导致人类的毁灭。

人工智能是不是太可怕了?是不是21世纪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这个在19世纪初出版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由科学家创造出来,却最终将科学家杀死的怪物?

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有人回答“是”,也有人会坚决否定说“不是”,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谁掌握得了答案,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才刚刚趋于成熟,人工智能的未来对人类的影响究竟会怎样,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说:“不确定性让人不舒服,可确定又是荒谬的。”

对于人工智能等影响深远的新兴技术,人类不应该抱有二元心态: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而是要正视人工智能等带来的种种挑战,积极有所作为。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量的职业消失,让很多人失业,这不是一些学者凭空杜撰出来的。2016年1月,美国花旗银行和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一项“工作2.0时代的技术”研究报告显示,未来10年或20年,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有1亿4000万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s)失去原来的工作。

这是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机构和大学做的调查和研究,绝不应该忽视。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影响,这是确定的。否认人工智能将会产生的影响,以一种简单的经验主义心态认为:人类历史经历了几次技术革命,开始都有人恐惧,害怕对社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但后来不但没有使就业减少,而且造就新的行业,产生了更多的就业。这样的盲目乐观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这次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与历史上的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有很大的不同,其发生的速度和所影响的范围,是过去几次工业革命所不能相比的。

有专家说,过去工业革命之所以没能对社会造成特别大的负面影响,是因为那时的“革命”速度不够快,技术扩散速度是以几十年为计,使社会有时间适应和调整。可是,现在新的科技革命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刚使用智能手机不久,网络约车、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颠覆性技术应用就来了。而且这种“互联网+”式的应用涉及每一个行业,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影响。社会没有时间、没有能力一下子应对这么快、这么大范围的变革。

这次与AlphaGo最后一场比赛,柯洁哭了。他说:“AlphaGo下得实在太完美了……原来差距这么大。”柯洁哭是因为他觉得他几乎没有可能达到AlphaGo的水平了。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挑战,人类就应该从鸵鸟式的盲目乐观,转到心灰意冷地逆来顺受吗?

不是,绝对不是。想一想过去几次工业革命,也曾造成农业、手工纺织业者失去原来的工作,是技术的发展,使这些失业者自然而然地转到新岗位上工作了吗?不全是。那是因为我们人类社会,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改变和调整。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使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能够达到从事工厂工作的技能要求;报纸、无线电广播等技术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而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去工作的人,有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纵然找不到工作,也不会面临生存的危机。

可以说,过去面对技术对社会的冲击,人类是积极作为,技术革命才没有让社会成员感受到过大的痛苦,社会没有发生明显的震荡。今天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挑战,人类社会应该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让技术进步造福人类。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说:“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这个‘人类世’或者‘人类时代’,这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第一次成为塑造地球上所有生命维持系统的主要力量。”这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的事情,主要是人决定的。人工智能是人创造的,人应该有智慧主宰人工智能的行为和未来,而不应该是人工智能的奴隶。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和大学,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微软成立一个道德委员会,要像当年比尔·盖茨动员开发人员抗击电脑恶意程序般采取类似的举措,以确保人工智能造福人类。IBM等公司创建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和社会合作组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致力于以安全方式开发人工智能的OpenAI等,也已取得进展。

当然,仅仅一些企业和大学行动是远远不够的。WEF在2016年的年会主题就定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2017年年会的五个分主题之一是“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准备”,而刚刚在中国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重点关注“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要通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交流平台,唤起世界对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的重视,希望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积极行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我相信人类如果能够响应达沃斯论坛的号召,如历史上所做的那样,紧跟技术演变的步伐,调整发展我们的系统,多方面坚定的努力,人类“创造的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变得更具人性”,造福人类。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FT中文网,2017年6月29日。作者授权刊载。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3.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5.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6. 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7. 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8. 李克强:科技创新要面向"双创" 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9.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10.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

  11.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2.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4. 中共科技部党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16. 创新驱动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

  17.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18.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19. 该怎样增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20. 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21.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22. 【智库观点50篇】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3.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24.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25. 白春礼: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6.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一周年述评

  27. 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

  28. 解读2016年美国科学院科学素养报告

  29.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30.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摆到货架

  31.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32.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33.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34.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35. 多措并举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36.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37.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38. 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39.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40. “公私合作”模式已成创新治理热点

  41.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42. 创新英国发布2016-17财年资助及行动计划

  43. 法国将投入100亿欧元实施第三期未来投资计划

  44.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45.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46.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47. 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48.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4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50.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51. 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52.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53.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战略研究提出发展建议

  54.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5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6.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57.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59.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60.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61.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2.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63.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64.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65.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66. 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67. 自主创新彰显中国力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综述

  68. 智慧城市建设应面向新科技革命

  69. 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70.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71.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72.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上篇)

  73.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下篇)

  74.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民要论)

  75.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76. 加快统筹立法和立法创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77. 期待科学家做好科普【欧阳自远:对于科普来说,我是一个新兵】

  78. 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79.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80. 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81. 北大教授饶毅发表最短毕业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82. 完善人才计划管理政策的思考

  83.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握什么

  84. 引领量子科学革命风骚

  85. 用新体制新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86. 中国开启科技奖励制度3.0版

  87. 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人民观察)

  88. 完善学部研究支撑体系,助力国家科技智库建设

  89. STEM教育在中国如何落地

  90.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率团访问英国、比利时、德国

  91. 携手共赢 中德科技智库开启全面合作新篇章

  92. 刘伟平率团访问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

  93. 对话杨振宁:个人的生命在整个宇宙之间非常渺小

  94. 还科学一份纯粹与沉潜

  95. 从“论文工厂”转向“创新发动机”

  96. 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

  97.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98. 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

  99. 创新驱动铸辉煌 科技强国启新篇

  100. 培植好国民科学素质的土壤

  101.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02. 战略咨询院研究人员应邀参加“2017中德创新政策研讨会”

  103. 李克强总理在大连达沃斯发表主旨演讲(全文)

  104. 李克强:准确把握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趋势

  105. 特朗普总统的科学工作不及格

  106. 牢牢把握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方法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